杜甫《冬景》
相關主題
上個月網上看到澳門有吳湖帆藏品展覽,其中有一玉琮,現藏上海博物館。此玉琮為吳湖帆祖父吳大澂舊藏,一面書有「組琮,黃鐘律琯尺十二寸」,曾收入光緒十五年《古玉圖考》中。
有關律管吹灰的事,我在講解索靖《月儀帖》時,給學生詳細介紹過。香港是比較西化的地方,對於這些古代天文知識,學校中沒有教,所以很陌生。我講解之後,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。這次看見展覽中的律管照片,一提醒,學生都記起來了。
我在G+中寫道:
冬至又快到了。香港人非常重視冬至。
冬至哪一天,至少在春秋時代已經確定了,實在非常佩服這些老祖宗。二十四節氣確定,農業豐景也就因此而定,養活了我們這個民族。
《千字文》「律呂調陽」,黃鐘是六陽律第一管,冬至就應黃鐘。在鋼琴上,就是中央 C。
小時候讀《千家詩》,非常喜歡這一首杜甫《冬景》。 三百千千,是兒童讀物呀!想起幼時先大人教我葭灰吹管,眼睛都濕了。
諸君,要好好努力,生命不息,學習不止。 有空用草書寫張作品,貼上網看看。
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;
刺繡五紋添弱線,吹葭六管動飛灰。
岸容待臘將舒柳,山意衝寒欲放梅;
雲物不殊鄉國異,教兒且覆掌中杯。
我這樣一號召,有五六個學生寫了作品,陸續貼在 G+ 中。我自己當然也寫了,而且寫了不只一次。寫過之後沒有貼,原因看過學生作品後,發現其中有些取勢要深入講解,應該詳細寫一個課程。
這樣一想,事情就大了,收集了很多資料,還沒有時間殺青。
不過看他們有作品,自己不貼一張,實在不好意思。先取一張放上來,以示沒有偷懶。
黃簡